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摘录
20.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良善和真理,或邪恶和虚假有关;那些合乎神性秩序,并照之发生的事物与良善和真理有关;而那些反对神性秩序的事物与邪恶和虚假有关(3166, 4390, 4409, 5232, 7256, 10122节)。因此,人里面的一切事物都与理解力和意愿有关,因为理解力是真理或虚假的接受者,意愿是良善或邪恶的接受者(10122节)。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何为真正意义上的真理,因为很少有人知道何为良善,而事实上,一切真理皆来自良善,一切良善皆通过真理实现(2507, 3603, 4136, 9186, 9995节)。
有四种人:
(1)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非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
(2)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的人。
(3)处于真理,通过真理关注并倾向于良善的人。
(4)出于良善处于真理的人。
让我们来逐一详细说明。
4387.“于是以扫在那一天返回原路,回往西珥去了”表神性属世良善已经与真理之良善联结时的状态;“路”表与那良善相比之时的真理之良善。这从“天”、“路”和“西珥”的含义,以及“以扫”的代表清楚可知:“天”是指状态(参看23, 487, 488, 493, 893, 2788, 3462节),因此,他“在那一天返回”表示那时它所具有的状态;“以扫”是指神性属世良善,如前所述(4340节);“路”是指真理(参看627, 2333节),在此是指真理之良善,也就是意愿和行为中的真理(4337, 4353节);“西珥”是指真理与良善的结合(参看4384节)。这些不同含义合成一个意思时就表明这些话表示神性属世良善已经与真理之良善联结时的状态。
从这些话的历史意义很难看出它们表示这类概念。然而,就灵义或内义而言,它们的确具有这类概念在里面。因为人里面的天堂,也就是与他同在的天使对涉及这个世界历史的细节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们也不知道以扫是谁,西珥是什么东西;不会思想以扫返回的日子,或往西珥去的路;相反,他们会从与这些历史事实相对应的属灵事物中获得概念,并立刻从中提取这种灵义。因为对应以下列方式作工:它们很像一个人用外语说话,其倾听者马上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仿佛用的是他自己的母语,而这些话的声音和发音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障碍。圣言的内义也是如此,内义与天使所用的普遍语言,也就是表达他们思想的属灵言语完全一致。他们的言语是属灵的,因为他们的思想来自从主放射的天堂之光。
1295.“他们彼此说”表示这事开始了,也就是人们开始了,这从整个思路可推知。本节论述的是该教会的第三个状态,这时虚假,尤其恶欲所产生的虚假开始掌权。虚假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对真理的无知,另一个是恶欲。对真理的无知所产生的虚假不像恶欲所产生的虚假那样有害。因为无知的虚假要么是由于人从小就被如此教导,要么是由于各种职业使人分心,以至于没有探究某事是不是真的,或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由这种无知产生的虚假危害不大,只要这个人没有过分确认它们,因而没有在某种恶欲的煽动下说服自己去捍卫这些虚假;因为他若这样做,就会使无知的云层加厚,并将其转为黑暗,以至于无法看见真理。
但当虚假的来源是恶欲,也就是爱自己和爱世界时,恶欲的虚假就会产生;例如,有人抓住教义的某个点并宣扬它,以迷惑和控制人们的心智,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或扭曲它,并通过基于记忆知识的推理和圣言的字义来证实它。由此产生的敬拜是亵渎的,无论它表面看上去多么神圣。因为它内在不是对主的敬拜,而是对自我的敬拜。这种人也不承认任何真理,除非他能为自己的利益来解释它。这种敬拜就是“巴别”所表示的。但那些在这种敬拜中出生并长大,不知道它是虚假,却过着仁爱生活的人则不然。他们的无知含有纯真在里面,他们的敬拜含有从仁爱流出的良善在里面。敬拜中的亵渎与其说归因于敬拜本身,不如说归因于敬拜者的性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